與墨子有關的小故事

墨子染絲與做人的故事
墨翟很小的時候就接受了儒家的教育。
老師教他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而墨翟對后四項尤其感興趣。
因為這幾項能夠促進人的動手能力。
墨翟的老師也很著重培養墨翟的這方面的能力,他經常帶墨翟去參觀工匠們的作坊。
有一次他帶墨翟去了染布坊,他讓墨翟觀察布匹是怎樣染成的。
墨翟對工匠們的勞作很感興趣,當他看的聚精會神時,他的老師說:“看到了吧,這些絲絹本來都是雪白雪白的,把它們放進黑色的染料中,就變成了黑的;把它們放在了黃色的染料中,就變成了黃色的?!?墨翟說:“絲會跟著染料的顏色來變化,是這樣的嗎?” 老師說:“是啊,做人的道理和染絲一模一樣,所不同的是,絲是被人放進染料的,如何做人則完全是自己作出的選擇?!?nbsp;
墨翟明白了老師的意思,就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了。
當他后來成為思想家收了門徒后,他也經常用這個例子來教導自己的學生。
擴展資料:
墨子的生卒年不詳,名翟(dí),他是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 ,有說他是魯陽人,有說他是滕國人 。
墨子的先祖是殷商王室,墨子是宋國君主宋襄公的哥哥目夷的后代目夷生前是宋襄公的大司馬,后來他的后代因故從貴族降為平民。
后簡略為墨姓。
墨子作為中國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社會活動家和自然科學家,提出了“兼愛”“非攻”等觀點,創立墨家學說,并有《墨子》一書傳世。
他主張“兼愛”﹑“非攻”,提出“尚賢”﹑“尚同”的政治思想,主張從天子、諸侯國君到各級正長,都要“選擇天下之賢可者”來充當;而人民則要服從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義”,天下人都要相親相愛,反對強凌弱的戰爭。
雖然墨子先祖是貴族,但墨子卻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他在中國哲學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
墨子在上說下教中,言行頗多,但無親筆著作。
今存《墨子》一書中的《尚賢》、《尚同》、 《兼愛》 、《非攻》、《節用》、《節葬》、《天志》 、《明鬼》、《非樂》、《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傳弟子對他的思想言論的記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墨子